学校科技工作围绕着稀土、钨、铜、锂等关键矿产科技创新而开展,组建了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组建了先进金属材料与关键矿产开发江西省实验室(赣南实验室),组建了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了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的研究队伍,聘请了张文海、赖远明、余艾冰、王运敏、杨春和、谢建新、郭烈锦等院士指导科研队伍建设,拥有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入选者、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国家“863”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赣鄱英才计划”入选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俊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人才300余人。“十四五”期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15亿元。
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中国宝武、中国稀土集团、江西铜业、江西钨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有色金属、钢铁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赣州、鹰潭、宜春等地共建了9个关键矿产产业研究院,一大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60余项,连续十年实现江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不断线。
展望“十五五”,学校以组建稀土技术、关键矿产和先进材料三大卓越创新中心为契机,推进有组织科研,与中国稀土集团和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打造稀土金三角,与江西铜业集团和中国瑞林打造铜基金三角,支撑稀土及关键矿产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