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钴多样性资源耦合浸出定向循环制备高品质系列产品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熊以俊,刘东辉,钟轩,张骏南,杨幼明,许用华,黄仁如,陈斌,陆峰,董皓诚
主要完成单位:赣州逸豪优美科实业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赣州逸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钴是重要战略资源。我国钴自然资源储量仅占全球1.1%,95%以上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极高,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防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循环是解决原生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国内每年产生约3万吨钴金属量的电池及合金废料,进口近8万吨钴金属量的钴中间品,钴原料来源多样、物相复杂,常规冶金方法兼容性差,难以适应该类物料的处理。研发高效、洁净、低耗的钴多样性资源一体化湿法冶炼技术,是中国钴产业乃至国民经济亟待解决的重大前沿课题。项目历经8年,在3个方面形成了8项关键技术。
1、提出湿法浸出技术“耦合互补、水解给酸”新思路。研究了各金属元素在钴原料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及反应机制,构建了Fe3+/Fe2+闭路循环转化模型,首创“氧化-还原耦合浸出”、“硫酸盐无酸分解”技术,钴浸出率≥99.7%,每吨钴成本降低35%以上。项目突破了钴多样性原料冶炼技术衔接与高耗分解的双重世界难题,率先实现了钴中间品无酸、碱绿色浸取。
2、开发了钴多样性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新方法,首创“萃取模糊皂化去钙”、“废水异质转型提氨”与“浸萃同步提铜”技术,构建资源化过程钴、钙、铵、水四组元定向回路体系,解决了生产过程“钙危害化”以及氯化钙、氨水等副产物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技术难题。钴液中钙降至0.2mg/L,去除率为92%;铵回收率提高8.7%;每吨铜节约硫酸1.6吨;每吨废水处理成本下降20%,实现废水近零排放。
3、构建了基于介稳区调控高品质钴粉体材料制备体系,形成了“调控结晶-晶相转化”、“外场强化脱氯”与“外场静态干燥”技术,开发了适用于钴粉体的通用合成方法,解决了对粉体形貌和尺寸的控制难题。碳酸钴D50=1μm~D50=40μm,含水率从3%降至1%;钴粉球化率高球形度好,D50≥15μm;氢氧化钴中Co3+≤0.15%,草酸钴中Cl-≤10ppm。实物水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项目成果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氧化-还原耦合浸出”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获授权专利20项,省优秀新产品1项。新技术在赣州逸豪优美科公司形成了年处理钴多样性原料2.5万吨的规模,具有产业示范作用。近三年新增产值20.16亿元、利税1.45亿元。8项创新成果提升了低碳清洁冶金技术方法,拓展了稀土、钨等特色资源在冶炼、深加工等环节的应用,推动了有色冶金行业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