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我校理学院赖嘉龙副教授参与的研究团队及其他合作者在行星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成果“First look by the Yutu-2 rover at the deep subsurface structure at the lunar farside”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12)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理学院赖嘉龙副教授。
图1(a)中心频率为60MHz的雷达图像;(b)经过图像增强的结果(五层界面分别标记为ABCDE);(c)根据雷达图像得到的地质解译结果(包括0-35米由二通道雷达补充的数据)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一带的冯·卡门撞击坑中,不久释放月球车玉兔二号。玉兔二号携带了两种频率的测月雷达,用于探测月球车沿途地下的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嫦娥四号着陆区一带地下约50到330米深之间至少有五个明确的雷达分界面,代表几个不同期次的玄武岩喷发和填充事件,首次给出了证实冯·卡门撞击坑内部发生过多期岩浆填充事件的直接证据。同时论文结合相关地质分析,对冯·卡门撞击坑内部的火山活动历史和溅射物堆积时序进行了回溯。玄武岩的喷发量是反应月球内部热历史的重要指标,因此该成果对研究月球背面热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悉,《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信》)是Nature杂志的系列期刊,创刊于2010年4月,是在线开放出版的多学科综合性杂志,发表行星科学、化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反映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26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