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江西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新钢公司拿下两个顶级牌号
发布时间:[2018-03-14] 作者:[] 来源:[新闻中心] 访问:[]

本网讯  2月18日大年初三,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钢公司)成功研发牌号为30zw1700、27zw1600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并实现小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新钢公开始具备研发、生产顶级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能力,意味着新钢公司就此跨入电动汽车用电工钢这个高端市场的门槛,拥有了未来在这一极具发展前景的市场与先进企业同台竞技的资质。

而这背后,就是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的科技力量!

在江西理工大学和新钢公司技术中心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冶新材(新钢公司唯一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的单位)在2017年10月首次试生产成功高牌号汽车用电工钢产品。随后,中冶新材又将主攻重点放在牌号为30zw1700、27zw1600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上,并在今年春节期间利用现有装备取得研发和试生产成功。

助力新钢公司拿下两个顶级牌号只是江西理工大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例子之一!

三年来,江西理工大学在聚焦行业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同时,通过搭建转化平台、加强政策引导,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止6月11日,共完成专利申请561项,其中以转让、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24项,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2017年6月11日,《江西日报》以《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为题报道了我校3年科技成果成功转化324项。

我校万林生团队的“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万林生团队牵头完成的科研项目第二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第三届专利奖),我校共2项研究成果获奖,我校首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7年,学校首次获得单个超过千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吴子平团队与上市公司东旭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东旭-江理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和"东旭--江理光电研究院”,合作开展碳纳米材料在柔性可折叠锂离子电池及其它应用领域的研发、产业化、市场经营等。

2017年,江西省科技厅办公室赣科发高字〔2017〕196号文公布了2017年度省级大学科技园名单,我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

2017年由我校科协推荐的“走进神奇的稀土王国”等4个科普教育基地正式被授予“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此次评审还对以往获批的基地进行了验收,目前,我校已有省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获批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斌说:“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学校研发的先进科技成果,唯有进行转化,才能发挥它们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而造福社会,所以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

为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唤醒”速度,江西理工大学还修订了《江西理工大学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管理办法(试行)》。与此同时,学校一方面创新“产学研”协同模式,坚持校企“平台、项目、人才、成果”一体布局;另一方面,建立校企高层年度互访机制,协调解决合作中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科研促进育人、科技服务社会”的宗旨,已建立起了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钨、铜、锂电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过去的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0多项,科研总经费6亿多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80多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29个省市,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等89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500多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材料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团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返回旧站

版权所有:江西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地址:江西理工大学三江校区濂溪楼 邮编:341000

联系电话:0797-8312131